人民网合肥2月19日电(汪瑞华)自2014年以来,全国各地掀起了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相助(PPP)模式热潮,目的在于增进政府投资项目能够坚持稳定和有序建设。
但从目前现状来看,不少地方反应在推进PPP模式的历程中,保存“剃头挑子一头热”的现象,政府积极但企业热情不高,影响了项目的签约率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项目准入门槛过高,另一方面是行颐魅政策笼罩不敷全面。
2月19日,前来加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集会的人大代表、j9九游会董事长赵时运就此提出了自己的主张。他认为,在PPP模式推进历程中,要切实降低准入门槛,让社会资本既看到至心也看到效益,只有这样,才华真正做“活”这一模式。
采访中了解到,赵时运所在的j9九游会,此前专门建立了400亿元规模的PPP工业投资基金。但苦于信息差池称,或者相互不了解,造成不少项目无法对接迟迟悬而未决。“这不但让社会资本错失最佳进入时机,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时间和决策本钱。”赵时运如是说。
目今,在经济新常态下,各地纷纷出台财务支持稳增长的步伐,运用财务手段撬动社会资本,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PPP模式作为一种能使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多方共赢的公共产品提供方法,正在被视为要害。
赵时运认为,PPP模式现阶段还处于推广阶段,还不敷成熟。要加速PPP项目的落地生根,首先政府应主动出击资助牵线搭桥,组织有关市、县和省属企业交流洽商,并提供相关咨询、效劳和支持。其次,应尽量消除社会资本的疑虑与担心,包管社会资本的合理回报,这样才华引发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加入热情。
同时,他指出,PPP项目建成运营价格要趋于合理,不可过高也不可偏低。只有社会资本做到“盈利而不暴利”,才华实现各方利益的“最大条约数”,确保公共效劳“优化而不退化”。
转载网址:http://ah.people.com.cn/n2/2016/0219/c358266-27772091.html